新闻中心/News Center

上海绘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参加首届全国高分子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

发布时间:2024.06.12 21:45   浏览次数:   作者: 返回列表

2024年5月31日-6月2日,由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主办、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首届“全国高分子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如期举行。出席本次论坛嘉宾有:高分子学科委员会主任、吉林大学校长张希院士,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副主任、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朱美芳院士,东华大学副校长赵震,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副主任李子臣、王献红,高分子学科委员会秘书长董侠、刘冬生等30余名高分子学科领域专家,东华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俞昊,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斌荣以及学院青年教师代表。同时,来自国内80余所高校的30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届论坛设置了145个口头报告,共5个分论坛会场:高分子物理与材料设计、生物医用与可回收高分子、高分子合成与性能、光电有机材料与器件设计、功能高分子材料与应用。

在论坛开幕式上,赵震副校长祝贺首届高分子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开幕并致开幕辞。他表示东华大学作为首届论坛承办单位,是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对我校的充分肯定和信任。并回顾了东华大学的历史沿革和学科发展概况,高度肯定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取得的优异成绩和对国家、社会的卓越贡献。他表示希望借助大会的东风,进一步推进东华大学双一流建设,推动我国高分子领域全员探索和人才培养迈向更高水平,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命题。

(赵震副校长致辞)

高分子学科委员会主任、吉林大学校长张希院士作为嘉宾致辞。他从自身经历出发,分享博士研究生时期作汇报的难忘经历。他指出,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是为了给大家提供展示风采的舞台,让同学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并进一步介绍了高分子学科的历史发展,他强调科技不仅要创新,还要传播。最后,张希院士强调,青年人是科学的未来,是高分子学科的未来。并对研究生们提出了希冀,他希望青年学者要有使命感,立足高远,追求卓越。

 

(张希院士致辞)

论坛开幕式邀请了张希院士和朱美芳院士做大会报告。

张希老师以“科学思维与写作”为题。他指出,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解决重要问题,科技写作是科研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并用丰富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科技写作中的注意事项,包括聚焦问题、图文并茂、考量词义等。他强调,反复修改是核心要素,并建议研究生们读经典名作。

 

(张希院士作报告)

朱美芳老师以“纤维材料的前世今生”为题。她概述了纤维的历程和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大纤维”的概念,介绍了当今纤维材料在传感器、健康检测、电子、医药、芯片、织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最后,她指出纤维材料的未来发展是功能与智能纤维。

 

(朱美芳院士作报告)

开幕式和主会场报告结束后,参会同学前往分论坛会场进行发言和讨论。在为期2天的分会场汇报中,同学们积极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就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在轻松愉快的学术氛围中展现出了青年学子的合作精神。北京大学李子臣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王献红研究员、清华大学刘冬生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董侠研究员、北京化工大学吴一弦教授等30余名专家担任分论坛点评嘉宾。各位老师就同学们的学术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在肯定同学们研究价值的同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分会场报告)

6月2日下午,本次论坛秘书长廖耀祖教授主持了闭幕式。在论坛的闭幕式环节,刘冬生老师作为点评嘉宾点对各分论坛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他表示,通过听取同学们的汇报,收获颇丰。同学们所展示的报告不仅内容精彩,而且颇具启发性,深刻体现了大家对于研究的热情和专业性。这些论文不仅展现了同学们开拓学术视野的精神,也显示了他们对高分子学科的坚持和深入研究。与此同时,刘老师也对同学们的汇报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刘冬生教授总结点评)

在随后的颁奖环节,分别由高分子学科委员会主任张希院士和副主任朱美芳院士颁发特等奖(5名),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副主任李子臣和王献红颁发一等奖(10名),高分子学科委员会秘书长刘冬生,董侠和东华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俞昊颁发二等奖(19名)。

(特等奖颁奖)

(一等奖颁奖)

(二等奖颁奖)

来自清华大学的张轩钰同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彭华文同学作为研究生获奖代表发言,他们非常感谢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为研究生提供展示风采的平台,收获颇多,希望未来有更多的机会。


Copyright 2004-2014 上海绘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沪ICP备2024069415号-1

本站关键词:电化学工作站|色谱质谱|粒度粒形|光催电催|热分析设备|表面分析|能源设备

友情链接
  • 首页
  • 电话
  • 返回顶部